8月14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及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国际理事会联合主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核心的综合性赛事,本届运动会吸引了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秉持公平竞争、开放创新、安全可控、产业联动的原则,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运动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开幕式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及央视网等平台进行全程直播。我校服装学院16名优秀学生受邀参与开幕式表演,与人形机器人共同演绎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时装秀《天工霓裳》。该节目通过动态展示,将人形机器人运动的精准性与力量感与传统服饰的韵律美完美结合,生动诠释了“智竞向未来”的赛事主题。表演过程中,学生与机器人的默契配合与专业表现,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在艺术与科技融合领域的创新成果。
为确保演出质量,学校自7月初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后,立即组建专业团队,由校团委徐亚辰担任领队,服装学院苏可欣、刘欢两位教师担任艺术指导。团队于8月初赴京进行为期9天的封闭式排练。在排练过程中,师生团队克服高温、暴雨等不利条件,通过反复调整设计方案以适应机器人特性,不断完善表演细节。这种将专业实践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其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领队徐亚辰表示:“此次参演既是对我校美育工作成果的肯定,也体现了我校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教师苏可欣指出:“通过与前沿科技的直接接触,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参演学生王唯一感慨道:“从设计构思到舞台呈现的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但站在国家体育场的舞台上,我们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
作为首次参与的国际性科技赛事,此次演出标志着我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新突破。学校将继续秉承“为人民而设计”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以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参与国际交流,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团委、服装学院;作者:徐亚辰、杨娴玥;编审:刘阳、马斌;复审:石龙潭;终审:孙磊、杜鹏)